知晓造车新势力要量力而行,抱团是比较好选择
“我们的造车新势力联手的话,不好吗”日前,在第十一届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汽车工程学会誉理事长付于武向抛出了“灵魂发问”。汽车产能数据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到网站具体了解一下,有专业的客服人员为您全面解读,相信会有一个好的合作!https://gaia.gasgoo.comhttps://imagecn.gasgoo.com/moblogo/News/160_110/2024/11/2709452795.jpg
汽车工程学会誉理事长付于武郭跃摄
“造车新势力十余年发展中胜劣汰,如今留在‘牌桌’上的也就十几家,而淘汰的却有300多家。留下的每一家都是在千军万马中杀出血路而来,都非常秀,但这仍不能确保他们能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中继续生存下去。他们必须要有忧患意识、要主动谋求新的突围点,才有机会继续留在‘牌桌’上。”付于武提示,“造车新势力如果能主动与传统车企、大集团合作,发挥各自势,难保不是一个好出路。”
付于武有此设想,是因为他认识到,在新的产业变革环境中,“抱团”或许才是比较好的选择。他具体分析,“现在的车企太多了,传统的、新势力,今后或许还有一批外资独资品牌……这么多品牌要怎么发展可以明确的是,品牌一定会着力打造成为国际知品牌、百年老店。而随着产业的重组、结构性的重组,集团化发展或许会是未来非常有效的发展模式。”
“往后看到五年,汽车产业大的结构性调整肯定会发生,生产力、生产关系都会随之而调整。我们既然前瞻意识到了发展趋势,就可以提前整合资源、形成集团化势。”付于武分析。
付于武继而以国内、国外企业为案例介绍,“在国内,由首汽车集团有限、东风汽车集团有限、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发起成立的T3出行,将大汽车央企联结到一起。每家企业的投入都是数以百亿计,如果能够真正为T3赋能,结合合理的施措施,形成规模效应,汽车的竞争力会大幅提升。”
“在国外,在传统燃油时代,奔驰、宝马、奥迪几乎不会合作,但是到了当下的智电时代,他们也开始频发互动、合作,就是因为面对产业、技术变革,投入成本太高,必须抱团。”付于武继续讲到,“再比如大众汽车集团,旗下有大众、奥迪、保时捷、斯堪尼亚、MAN等众多乘用车、商用车品牌,‘多子多孙’、互相赋能不是也挺好的吗。”
再讲回造车新势力,付于武首先对造车新势力十余年间的发展给出了积极肯定,“造车新势力的入局,引发了非常显著的鲶鱼效应。他们凭借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态度、不拘一格的品牌特色,为传统车市注入了空前活力,贡献巨大。这种创新的活力,正是汽车产业比较需要的特质。”
但造车新势力毕竟“年纪尚轻”,付于武也给出了多点思考和建议。
付于武表示,“首先,造车新势力推动研发、产品、营销等多方面的创新,但本质上,汽车都是需要传统生产、工艺现落地。这其中就展现分化。有些造车新势力企业就现了生产、成本之间的很好平衡,而有些企业在传统生产领域则还需要‘补课’。”
第二点,付于武提到了量力而行。他具体说,“量力而行,包括要把握好扩张节奏。身为企业,不能一直靠融资生存、不能一直亏损,也许前期能够靠‘讲故事’融资,但后续如果没有良性发展,就不会有资金青睐了。”(经济郭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