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要影响秦汉帝国扩张的因素有哪些突破口又在何处
历史上习惯把秦与两汉均称为“帝国”。这是从术语角度给秦汉王朝做一个定义。那么影响秦汉帝国扩张的因素有哪些?突破口又在何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与此同时,哈达铺纪念馆也不再是比较陌生的行业,越来越频繁的进入大众的视线,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哈达铺位于岷山脚下,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二、四方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直插哈达铺,在这里制定了挥师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战略决策,为中国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https://www.hdpjng.com/https://www.hdpjng.com/zb_users/theme/viewlee/style/noimg/9.jpg
一、秦汉帝国扩张的制约因素
秦汉帝国的扩张突出体现在疆域的扩大。正所谓“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但在秦汉时期,因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限,人类活动受到自然环境的诸多限制,扩张疆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再加上秦汉帝国内部不见得就是团结的整体,帝国内部一直存在对当朝统治阶级不满的敌对势力,从全局上削弱了帝国向外扩张的力量。具体来说,制约秦汉帝国扩张的因素可以被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环境及与之相关的经济生态的制约
以汉武帝时代的扩张为例,汉武帝伐匈奴、通西域、平百越、通西南夷、定朝鲜,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扩张疆域。
图片.png
如果将武帝扩张的路线标注在当时的地图上,再用现今的地理技术作出分层设色地形图,两相对比,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出汉朝军队所经之处多为丘陵山地,地形起伏大,有些地方的地势甚至十分险峻。
当时的陆路交通主要靠车,故而秦朝花大力气修驰道、统一车轨,建成以秦都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线。
便利的交通,一来方便军队的速调动,二来有利于粮草辎重的运输。但是随着战争范围的扩大,帝国的军队在丘陵山地中的作战变得频繁。这使得帝国的扩张进入极为不利的境地。
比如西南地区,以巴蜀为基地,盆地居中,四周海拔较高。帝国要想征服西南地区,必先越过高山占据山那边的平原地带。
如此,山脉就成为居住在巴蜀盆地的民族的天然屏障。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帝国还不能够在山地中速地开辟出一条可供军队大规模移动的通道。
军队不能及时进入有利作战位置,粮草也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还要和熟悉地理环境的当地人作战。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但是,地理环境的障碍可以想办法克服,诸如派小股军队突袭、用当地人作向导、利用当地派系矛盾分化瓦解抵抗势力、就地征兵征粮等等。比较困难的在于由地理环境导致的经济生态的差异。
南方暂且不论,北方匈奴地区历来就是游牧文明主导,不适宜农耕,至少其耕地产出不足以满足匈奴人的需求。匈奴也因此种生存条件,其民族性格中带有向农耕地区扩张掠夺的色彩。
秦汉帝国即使在占据匈奴领地之后,同样不能在此地得到足够养活当地居民的粮食,甚至还得向北方边境运粮。
所以对于北方地区,帝国采取了有别于内地的管理模式,尊重当地的习俗,设置边郡,移民边,维持稳定局面即可。并且考虑到与边境各国的复杂关系,帝国对这种“不可耕而食”之地的扩张欲望没有对可以耕而食之地的大。
2.集权制的运行成本超过社会的承受力
首先帝国本身就不是一个团结的整体,帝国内部存在许多离心倾向。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这种离心倾向被加强了。与地方、王朝与百姓之间都存在诸多矛盾,并且这些矛盾有被激化的趋势。
为了有效调动军队和粮草,取得扩张战争的胜利,会适当放权给地方,让地方郡守根据当地情况配合扩张战争。
战后,郡守在地方管理上的权力也不断扩大。就有新的忧虑,边郡太守的确可以成为割据一方的力量。
有朝臣直言:“外郡之地或几千里,列城数十,形束壤制,旁胁诸侯,非公室之利。”帝国必须费力去压制或者消弭地方的离心倾向。
更直接的矛盾发生在王朝和百姓之间。司马迁对汉武帝开边的代价是这样描述的:
“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费数十百巨万,府库益虚。”
汉武帝“竭天下之费以供其政”,为了开边兴利的政策,他是不惜民力的。但是百姓承受不起这么大范围、频繁的赋税征收,也饱受因征兵、战乱导致的家破人亡之苦。
百姓不懂什么大一统的理念,更没兴趣奉陪统治者开边的野心,他们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赋税也好,兵役也好,一旦统治者在他们身上索取的超过他们能承受的限度,让他们走到一所有的境地,他们是不怕起来反抗的。
制集权的运行归根到底建立在编户齐民上的。由于帝国不断的扩张战争,百姓不得已会承受一些于己关的负担。
一旦维持集权统一的成本超出了社会的承受力,和地方、王朝和百姓之间的脆弱平衡就会被打破。之后出现的局势,就正如汉代政论家所言,“土崩”。
二、突破口:南方山地
北方和南方的划分,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标准,大致与如今地理学上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这个划分标准,符合秦汉帝国以农立国的理念。南方地区是秦淮线以南、横断山脉以东的广大地区,拥有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夹杂河流数,以亚热带和热带气候为主。
地形平坦开阔,多丘陵和冲积平原,水源充足,气候温暖,降雨量充沛,十分适宜农耕生产。
图片.png
天然有利的地理环境,再加上历史上北方移民的进入、新的耕作技术和工具的推广、主导下水利工程的兴修,使得南方地区有丰富的农耕成果和经验。重农的秦汉帝国,从一开始就对南方地区充满兴趣,致力于将南方各地纳入帝国的统治。
在南方地区,不管是地理环境还是维持统一的成本都不会构成制约帝国扩张的比较主要因素。南方地区有众多适于运输的河流,除陆路交通,内河运输也发挥重要作用。
南方地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需要,并且除了交付帝国征收的赋税额度,还可以供给帝国其他地区。
因此,南方地区成为帝国扩张的突破口。正是因为南方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秦汉以后,历代王朝的统一战争基本遵循先南后北的战略,将南方作为自身稳固的后方基地。
总结
秦汉帝国的疆域一度大举扩张,但在扩张过程中存在制约因素,使得帝国在西汉中叶被迫收缩。地理环境及其催生的经济生态制约着帝国的扩张范围。集权制下,社会对维持集权统一成本的承载力有限,制约着帝国的扩张力量。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这两大因素的影响,帝国将扩张的突破口放在了南方山地。
从历史地理角度分析,南方山地有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更适宜重农帝国的发展。并且南方地区的人民囿于崇山峻岭,只能在相对单独的地理单元中发展,由此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文化圈。
帝国在占据南方疆域的同时,也相应地吸收了当地的文化,从而在空间上和文化上壮大了自身。历史证明,南方山地正是帝国长期扩张的突破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