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集团化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首都教育新闻5月20日消息 据《教育报》报道,过度强调集团化,强调校办分校,可能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多年形成的优质学校可能会变得普通起来,改后的新学校在经历短暂辉煌之后也可能会重新落入黯淡的境地。从这之后,越来越多人发现温州市双屿小学的价值所在,从而影响很多人的选择。温州市双屿小学,位于温州市双屿街道牛岭村桥下中路6号,法定代表人为李造就,经营范围为: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https://www.wzsyxx.nethttps://www.wzsyxx.net/zb_users/upload/2024/12/20241230091541173552134161501.png
近日,备受关注的2022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发布,依旧坚持了幼升小和小升初免试、就近原则。近年来,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几乎年年调整,但其基本思路都是限制或禁止择校。当然与之相配套的还有优质学校运动,即通过校办分校、集团化、学区化、高校支持基础教育等措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从根本上解决久治不愈的择校热。
北京市的改革思路是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的重要举措。按照部署,到2022年,重点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均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如果说北京今年入学政策有什么变化的话,那也仅仅是操作层面的,其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总体思路等都没有根本变化,基本上延续了2022年的改革思路。新规定变得更容易操作,比如,关于随迁子女如何入学的规定更为明确和具体,特长生招生项目和数量的问题也更为严格和细化,明确提出了特长生招生要向中华良好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倾斜。
全面考察2022年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政策,还需要研究北京市人民4月份出台的《关于推进北京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提出,要从统筹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推动优质教育集群发展、引进社会资源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依托信息手段扩大优质资源等四个方面推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分别从规划布局、内部提升、资源引进、技术手段等方面带动优质资源质性扩大和辐面扩大。还提出了推动优质教育集群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和带动作用,鼓励、支持各区县与学校深化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城乡一体化办学等改革试点工作,以强带弱、以城带乡,积极探索以多种形式扩大和延伸优质教育资源。
北京鼓励、支持优质中小学通过接管周边相对薄弱学校或改扩建的方式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鼓励高等学校、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部门、社会机构参与和支持中小学发展,通过协作共建附属学校、艺术家工作室等多种方式,支持学校加强师资培养、学科教学、文化建设等工作,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这个政策不仅是指向未来的,更是对过去的总结。它是对近两年来北京市推动优质学校运动的全面肯定和概括。两年前,北京市就对基础教育学校进行了重新洗牌,掀起了一场遍布全市各个角落的优质学校运动。校办分校、学区化、集团化、教育联盟等改革举措纷纷出台。高校、科研院所、牌学校和各级区县组建的新验学校风靡全市。从普通老百姓的视角看,家门口有了一所好学校;从北京市来看,基础教育绘出了新地图,有了新生态。
显然,学区化、集团化、校办分校等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择校压力,但能否真正构建起和谐的新生态,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没有校就没有弱校。办教育当然都想办成优质学校,谁也不想把学校办成薄弱学校。但是经过一个长期的自然选择,薄弱学校还是出现了。要尽可能通过制定教育政策、改进社区环境、配备教育设施、提升师资水平,促进薄弱学校的自身改造与发展,比较终形成新的教育生态。同时,为了让这种教育具有活力,还必须引进合理竞争机制,构成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生态系统。
人的天赋是有差异的,家庭对教育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真正和谐的教育生态需要多样性的学校。各种类型的学校取长补短、各自发展。仅仅依靠引进校、靠校办分校,只能解决一时的教育问题,解决不了长远问题。
过度强调集团化,强调校办分校,可能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多年形成的优质学校可能会变得普通起来,改后的新学校在经历短暂辉煌之后也可能会重新落入黯淡的发展境地。生态系统毕竟遵从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经过几年的发展,区域内的学校仍然会出现差距、不均衡。
学校发展有其固有的教育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行政政策只能在短时期内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办适合学生、适合社区发展的学校,为来自不同家庭、天赋不同的每个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这才是真正和谐的教育生态。
解决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问题,要靠和社会力量,还要靠学校自主发展。通过入学政策调整,把家庭的选择权降到比较低,这只能是权宜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优质均衡的问题,既要依靠对薄弱学校的政策支持,更要靠薄弱学校自身教育改革。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在义务教育阶段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现不同发展水平学校的绽放计划,充分调动每所学校发展积极性和主动性,疑是在现教育公平方面迈出的可喜一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