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绵技术 发表于 2025-1-30 05:22:37

看看5G异网漫游启动商用推广,手机和物联网终端都可以合法合理地“蹭网”


在5月17日举行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电信、移动、联通、广电四大运营商联合宣布启动5G异漫游商用推广。去年同期,四大运营商首次宣布在联合宣布在新疆正式启动全球首个5G异漫游试商用,试商用过去一年时间,如今启动全面商用推广,可以看出试商用推进顺利、效果明显。SIP Trunk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到网站具体了解一下,有专业的客服人员为您全面解读,相信会有一个好的合作!https://www.siptrunk.cn/https://www.siptrunk.cn/uploads/img/elastix.png

5G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巨大,接入共享和异漫游被认为是大幅度降低5G基础设施成本的有效手段。从5G商用至今,我国大规模的5G接入络共建共享已现,并为运营商带来数千亿元成本的节约,并形成全球比较大的5G共建共享标杆。如今,异漫游全面启动,我国形成全球比较大异漫游标杆也开始启动。在异漫游支持的场景中,物联也逐渐成为一个广泛应用的领域,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多年的理想,如今全面现按照官方新闻稿的解释,5G异漫游是指,当所属运营商5G络覆盖时,用户可接入其他运营商的5G络,继续使用5G服务。际上,在5G之前,国内外多家运营商就进行过异漫游的探索,当然大部分集中在LTE络的异漫游。

此前,从通信业领域专业社区对异漫游做过一个详细的解释,其中部分观点包括:

异漫游其也是移动络共享的一种方式,而且开通异漫游速度比较快,对络改造比较小,成本比较低。(但是,从施路径来看,接入共享走在异漫游之前)

异漫游界面比较清晰,按统一的漫游结算费率计量结算。(虽然理论上结算相对简单,不同运营商也有成熟计费系统,但真正现不同运营商之间较为满意的结算模式并不容易)

在归属运营商络没有覆盖、信号弱、终端不支持所处位置的络制式、拥堵、故障等状况时,自动漫游切换到其它运营商络,继续为客户提供服务;归属运营商络恢复可用时,自动切换回来,优先使用归属运营商的络。采取系统自动控制,优先使用归属运营商的络的漫游策略,不会导致客户大量漫游,恶性竞争。这种漫游策略,更多的是互补。

客户只与归属运营商结算,客户漫游出去,归属运营商从客户那里收取的通信费,要分一部分给漫游服务运营商。

在城市楼宇、地下停车场、电梯间等等覆盖盲区、信号弱的区域,只要有一家运营商有信号,就可以为所有客户提供服务。

通过异漫游,每家运营商可以花更少的络建设和维护成本。

异漫游被提出已有超过10年时间,而且各方也在努力推动其施。过去数年中,主管部门也针对异漫游发布过多个指导性政策,希望通过异漫游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早在2022年,工信部、等14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施“宽带”2022专项行动的意见》中,就提出了推动施4G用户异漫游。

2022年,工信部发布了首个异漫游试点通知的征求意见稿,希望在部分地区开展异漫游的试点。

2022年7月,工信部和国资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施深入推进提速降费、促进体经济发展2022专项行动的意见》中又一次明确提出:“研究推进不同基础电信企业全国络之间的异漫游试点,提高全国尤其是边远地区的络覆盖水平。”

2022年3月,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开展5G络共享和异漫游,加快形成热点地区多并存、边远地区一托底的络格局,打造资源集约、运行高效的5G络。”

2022年7月,工信部发布的《关于促进络开放共享推动5G异漫游的施意见》指出:“应积极推进5G接入共享和核心漫游,进一步拓展5G络共建共享的深度和广度,形成热点地区多并存,边远地区一托底的络格局;保障用户合法权益,确保异漫游用户不换卡、不换号、不换终端 、不额外缴费;接入共享显示归属企业标识,核心漫游方案显示归属企业和漫游企业两家标识;2022年底前,在全国推广5G异漫游,各电信企业在县级以下行政区(包含县城)建设的5G络,均应具备异漫游功能。”

在后来出台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中,再次重申异漫游这一要求。

将近十年时间的呼吁和各类政策的推动,但异漫游推进并非一帆风顺。际上技术方案已经趋于成熟,但不同运营商对于络投入的成本、市场营销成本、用户资费套餐情况、计费标准的差异,同时,手机终端络制式、5G络频段方案的差异,都让异漫游落地困难重重。

不过,在产业链各方克服了重重困难,推动5G异漫游现落地,这个落地并不是小打小闹,去年同期启动在新疆试点,今年已经全面商用,即将形成全球比较大规模的5G异漫游落地,为大型基础设施共享模式树立另一新的标杆。

前期的探索的经验,促成全面商用的落昨天,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接受媒体采访,针对5G异漫游商用推广进行解读。其中,提到5G异漫游跨过了哪些门槛,她指出:

在技术标准研制方面,在所属运营商当地运营2G3G4G络但缺少5G络覆盖的情况下,我们现了5G异漫游,这填补了国际上现有络漫游的场景空白,做了大量首创性工作。

在端侧功能支撑方面,我们研发并推动络端、终端设备支持5G异漫游功能。在去年11月份以后,所有进终端都能够支持5G异漫游,而且有可能现有部分存量终端也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来支持5G异漫游。

一年时间内,在新疆全域进行的试商用,更多的是在技术基础上,完善了服务和管理体系,这促进了5G异漫游商用推广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使用。同时在不同运营商之间,包括用户登记的各个服务流程、络协作管理、跨运营商结算,都做了较为完善科学的试验工作,这为我们今年来在全国的范围内进行正式商用推广打下坚基础。

比较新数据显示,一年来,四家基础电信企业与行业相关单位通力协作,在新疆全部地州市开通5G异漫游,支持5G异漫游的终端达到400款,单日漫游用户数、漫游数据量、漫游通话时长分别超过34万人、2000GB、200小时,有效验证了5G异漫游现商用可行性。

当然,异漫游并非新的事物,早在4G时代海外多家运营商就进行过践。公开资料显示,在4G时代,全球范围内已有约50多个和地区现了跨运营商的异漫游,这些和地区集中在欧美,例如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等。

以美国为例,美国国内有超过50家中小运营商,服务广大农村地区。其中,有些中小运营商尤其是农村地区运营商有些只有数万用户,但他们的用户并不会固定在当地使用手机终端,他们在离开本地时,这些中小运营商依然能够提供服务,际上背后是这些中小运营商和大型运营商通过异漫游的形式现用户的连续性服务。例如,V在2022年启动了“美国农村LTE”计划,将其700MH频率租赁给农村地区运营商,并与农村运营商开展LTE的异漫游,到2022年,有21家农村地区中小运营商参与这一计划,覆盖了15个州270万人。

当然,4G时代由于种种原因,异漫游的践规模非常有限,受益于异漫游的用户量也不多。不过,5G时代异漫游具备了较好的条件,笔者曾在《从全球比较大的5G共建共享标杆到全球比较大的5G异漫游标杆》一文中从4方面分析:

首,全球统一的5G标准降低了异漫游的难度

虽然异漫游也有跨不同制式移动络的形式,但不同制式漫游缝的现,对于运营商之间的技术协调、漫游测试提出更多要求,运营商之间也需要推动更复杂的流程和更多测试,而且也要求终端必须支持多种制式。5G现了全球统一的标准,所以针对5G络开展异漫游就不存在跨制式漫游的技术困境,统一标准对于漫游合作的运营商来说流程、测试更为简单,加速了异漫游商用的现。

第二,SA技术路径成为主流的选择

从目前全球运营商5G络部署路径选择来看,单独部署(SA)已成为一致的选择,国运营商很早以SA为目标推动络演进。5G SA从架构、技术、服务多维度创新,能够更好地满足各行业多样化的场景需求。更为重要的是,SA模式给异漫游提供便利条件,SA组提供的是全新的5G核心,通过全新核心,为异漫游降低现门槛,从而为5G异漫游打下基础。

第,现有芯片模组支持5G主流频段

异漫游需要用户终端的支持,尤其是芯片和模组必须支持参与异漫游合作运营商的所有频段,否则将法现。目前,全球主流芯片厂商推出的5G芯片均支持5G主流频段,也支持SA部署模式,模组厂商基于此推出的产品也能够现不同运营商之间的漫游。可以说,不论是手机终端,还是物联终端,终端生态针对异漫游已准备就绪。

第四,异漫游的经验积累

此前,异漫游的经验积累主要来自于国际漫游,国内运营商与海外上百家运营商签署国际漫游协议,为国内外用户提供国际漫游服务。从技术角度来看,国际漫游和国内不同运营商之间的漫游其并没有太大区别,因此国内运营商多年的国际漫游经验可以对未来5G异漫游提供较好的支持。加上四大运营商在新疆进行一年的试验,这些经验既包括技术方面的协调,也包括流程的制定,更为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制定。

比较后,产业链上下游以共同的目标和决心、协同推进更为重要,才能让比较大规模的异漫游将在5G络中现。

异漫游为物联应用带来新的机遇从目前舆论和宣传口径来看,5G异漫游商用化的施,更多集中在给手机用户带来的便利,际上,目前蜂窝物联用户数量已远远超过手机用户数量,当蜂窝物联与手机使用同样一张络时,异漫游必然也会给物联用户带来更多收益,而且物联用户在一些场景中对于异漫游的需求更为迫切,受益也更为明显。

一方面,在偏远地区、农村地区的物联应用将受益于异漫游的商用。我国幅员辽阔,要现所有偏远地区、农村地区5G的全覆盖成本较高,这些地区不但有人的通信需求,也有物的通信需求,需要至少一托底来保障。对于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物流运输等特殊行业来说,它们可能对异漫游需求程度更高,尤其是一些行业需要部署低成本、长期免维护的物联终端,保障络畅通就显得非常重要。虽然目前卫星物联的发展,为全球各个角落都能提供有效通信保障,但毕竟地面蜂窝通信能够达到的地区,相应的通信成本还是相对低,对一些成本敏感性较高用户来说,借助异漫游功能,能够保证其物联终端“不失联”是比较好选择。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区域,手机用户对异漫游需求不高情况下,但物联场景依然需要异漫游。

首先,在城市或人口密集地区,可能会存在一些络覆盖盲区,手机通信过程中,若碰到信号不足或暂时中断,人是会主动去移动找络信号有保障的地方,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异漫游就可以解决;但是,很多物联终端只能安装在固定位置,比如水表、燃气表只能安装在固定位置,若这些位置出现络覆盖或信号故障,物联终端法主动移动,此时若有异漫游模式,则可以自动切换至络覆盖有保障的运营商,保证物联连接不中断。

其次,目前蜂窝络的覆盖的设计,更多考虑的是对人的通信的覆盖,络优化运维等也是围绕这方面来开展,对于物的通信考虑不足,导致一些场景下物联部署时络覆盖不足,加上大部分物联终端带来的收益较低,运营商专门对于物联的络优化服务的积极性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异漫游意义就更为重要,只要相应区域有一家运营商络能够达到要求,所有物联终端都可以现有效接入。

数年前,NB-IT商用推广阶段,由于NB-IT资费较低,导致很多场景下络覆盖不足、络优化积极性不高。彼时,笔者曾多次撰文建议各家运营商可以试点基于NB-IT的异漫游。一些厂商也通过SIM虚拟写卡平台等方式,将家运营商NB-IT码号整合起来,为NB-IT用户提供络切换服务。

如今,5G络异漫游商用化开启,也同时为基于5G络的物联异漫游提供制度和商业化保障。笔者认为,当前5G RC作为5G物联连接的一个主力,但是支持RC的基站比例还不高,产业链各方应该大力推动RC的异漫游落地,让有限的RC络基础设施能够发挥比较大作用和效能,提升对RC终端接入的支持能力。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蜂窝物联终端用户达到2414亿户,占移动终端连接数(包括移动用户和蜂窝物联终端用户)的比重达579%。蜂窝物联用户与手机用户数量的差距会加速拉大,虽然目前5G蜂窝物联还不是主力,但随着RC的商用、NB-IT的持续扩大,未来5G物联终端数量会超过5G手机用户数量。业界需要尽早筹划,推动5G络异漫游尽快应用于物联领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看5G异网漫游启动商用推广,手机和物联网终端都可以合法合理地“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