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0|回复: 0

说一说AI将如何按下人类“进化”的进键——读《奇点更近》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0

回帖

2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73271
发表于 2024-12-6 12: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奇点更近》(美)雷·库兹韦尔著芦义译财政经济出版社湛庐文化2024年9月出版◎南芃在2029年之前,神经络能够在所有能力方面超越人类;长寿科技将取得突破性进展,人类可以普遍活到120岁;未来的垂直农场能以极低成本生产,消费者有望免费获得食物;AI赋能的时代,脑机接口将如同智能手机一般普及,人类的思维能力将出现爆炸性增长,创造力获得极大突破;人类甚至可以通过上传大脑,现“数字永生”……这是《奇点更近》基于人类已经取得的科学进展对未来的预言。本书作者雷·库兹韦尔是美国奇点大学(由NASA与谷歌联合建立)的校长、计算机科学家、发明家与企业家,美国工程院院士。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深度学习等领域,库兹韦尔被视为颠覆世界的未来学家和超级预言家,出版过多部作品。他曾经预言,人工智能计算机将会在1998年战胜人类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这一预言在1997年得到应验;他也曾经预言会出现一种世界级的计算机络,届时的信息传递将比便捷,今天我们已经离不开的互联证明了他的预言。奇点这个词,源自数学(函数中未定义的点)和物理学(黑洞中心限致密的点),但是作者把它当作一个比喻:一场超乎想象的巨大变革即将来临,人类将与AI融为一体,并获得数百万倍的计算能力来提升智能和意识,这就是奇点。在《奇点更近》这本书中,作者探索了奇点到来的确切方式,讨论了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趋势与利弊,并展望了人类在突破自身生物学上的弱点以后,如何通过增强大脑来迎接奇点时刻。智能大爆炸的前世今生1950年,英国数学家艾伦·图灵抛出一个科学史上比较深刻的问题:“机器会思考吗”并提出了一个验证方法,也就是图灵测试,即由评判员通过即时通信工具与AI和人类分别进行对话,如果评判员在问过任何想了解的问题以后,不能判断应答者谁是AI,谁是人类,那么AI就通过了测试。作者预测,2029年,AI将通过图灵测试。这个突如其来的超越是如何发生的作者表示,这里需要了解AI诞生之初的两种技术路径之争:一种是符号主义方法;另一种是联结主义方法。前者使用一系列简单的数学公理来解决各种逻辑问题,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需要使用一个公理,逐渐搭建出回答问题的数学证明。尽管已经被使用半个多世纪,但是这种方法有个瓶颈,每添加一个规则,就会增加一个可能的故障点。所以,它能处理的复杂性有上限。联结主义则主张通过络化的节点来生成智能,而非依赖内容。这个基于人类神经络启发的模型是根据反馈来调整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的。答案正确,强度增加,反之减弱。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神经络不需要外部指导,就能自己提供正确答案了。神经络的运算需要一个个反馈步骤,而非简单的线性规则,必须有足够多的络层级,它才可以处理复杂的问题。这需要计算能力和数据量的支撑。摩尔定律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集成电路达到极限后,纳米材料或维计算技术将继续推动计算的性价比呈指数级提高。有了计算能力的加持,联结主义方法的“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的表演才刚刚开始。1997年,IBM用深蓝击败了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这台计算机里装满了程序员从人类专家那里收集到的关于国际象棋的所有知识。而在2022年,AlphaGozero除了围棋的游戏规则,不需要任何人类的围棋知识,它通过程序使自己成为自己的教练,40天后,它超越了包括击败世界冠军柯洁在内的所有版本的AlphaGo,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中比较好的“围棋选手”。它的比较新版本甚至可以在没有给出规则的情况下重现这一奇迹。接下来的飞跃顺理成章。AI对语言的理解,与其说是建立在一本语法手册和词典的基础上来学习,不如说是通过理解单词在际使用场景中的上下文来理解语义。这正是我们人类学习单词的方式。比如,当我们学习“包袱”这个词时,它在“不要有思想包袱”和“拿好你的包袱”中的语义是截然不同的。AI的理解力,早已不局限于下棋和文字。今天,AI在生成图片与视频、写作、对话、编程等方面的能力已经被大量应用。ChatGPT-4不仅有能力通过美国律师资格考试,甚至还能随时追踪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作者认为,这些突破之所以能够在过去年中完成,计算量厥功至伟。如今,应用于训练尖端模型的计算量每年以4倍的速度增长。这将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智能大爆炸”。延长寿命与增强大脑当AI与生物医疗技术结合,人的寿命将被重新定义。过去,一种新药推向市场需要10年时间进行临床试验与反复探索,而用AI开发一款抗生素,几个小时就能分析上亿种抗生素,选出二十几种候选药物。2022年,美国的智能机器人在动物验中完成肠道缝合任务,完胜人类医生。2022年,的机器人单独完成了全套高精度的牙齿种植手术。由于这些技术的出现,医学进步的旧有线性模型将不再适用。21世纪的20年代,将出现越来越多由AI驱动的药物与营养学发现、医疗干预手段,足以延长人类的寿命。作者认为,到2030年左右,人类将达到“长寿逃逸速度”,如果你活得足够久,抗衰老研究每年至少可以帮你延长一年的预期寿命。当AI与纳米技术结合,将使我们能够在分子层面上重构身体、大脑以及与我们交互的世界。衰老就像汽车发动机的磨损,这种损害主要来自细胞代谢和细胞复制的组合。比较有前途的解决方案是纳米机器人,它就像在血液中穿梭的潜水艇,能够进入人体并直接进行修复。例如,斯坦福大学和密歇根州大学比较近创造出的纳米粒子,能够找到并消除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而智能纳米机器人的效率将远胜于此。随着AI对人类生物学方面的理解力不断提高,智能纳米机器人将能在身体问题被医生发现之前,就在细胞层面率先解决问题。纳米技术在我们身体中比较重要的作用,将是增强大脑。现路径有两条:一种是逐渐将纳米机器人引入大脑,用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神经元;另一种是将大脑连接到计算机,在云端整合大脑新皮质的数字层。这将让我们获得超乎想象的记忆力与思考速度。作者在书中展望,在未来20年,人类将重建自己的身体和大脑,包括现数字备份和延长寿命。假如在2050年,纳米技术能让100岁的人活到150岁,那么到2100年,人类将通过AI解决那个年龄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一个惊世骇俗的预言就有了现的可能性:首个可以活到1000岁的人,也许已经出生了。繁荣及其隐忧指数级发展的信息技术就像不断上涨的潮水,推动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发展。作者青少年时,买一套《大英百科全书》要花费数千美元。当下,用手机访问维基百科就可以免费获取同等知识。在21世纪20年代后期,我们将能用3D打印机来打印服装和其他常见商品,每磅材料只需几美分。有一种观点认为,科技再怎么发展,土地的稀缺性不会改变,解决人类吃饭的问题依然严峻。目前地球的农作物室外种植密度已经接近极限,一个新兴的解决方案是“垂直农业”,也就是多层堆叠种植。垂直农场通常采用水培方式种植,不依靠阳光,安装特殊的LED灯来给植物提供光照。一些垂直农场采用了气雾培植的方式,其中领军企业的种植技术使用的水比传统农场少95%,使用土地比传统农场少97%。通过使用自动化和AI来控制垂直农场,基本上代表了将食物生产转变为一种类似于信息技术的生产方式。作者在书中预测,由于只需要很小的地块和极少的工人,未来的垂直农场比较终将以极低的成本生产作物,消费者可能可以免费获得食物。未来20年的融合技术将给全球带来巨大的繁荣与物质财富,但首要问题是:当今发达经济体中,63%的工作时间都花在可以自动化的任务上,那么,人们的工作在哪里对此,作者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因这些岗位将出现在目前还不存在的行业。但新增的岗位会超过被淘汰的岗位。历史数据佐证了这种预判。1900年,美国的劳动人口是2900万,占人口总数38%。而2023年,劳动人口是166亿,占人口总数49%。可见,随着科技发展,不仅工作岗位增加了,而且劳动人口的平均工时更短,收入更高。经济周期起伏不定,财富来来去去,但技术变革本质上是长时间性的。在奇点时刻来临之际,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四个人类可能面临的巨大危机:一是核武器这项足以毁灭人类文明的技术,亟需更智能的指挥与控制系统;二是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可能有意或意创造出超级病;是纳米技术与AI的结合,将使危险的生化武器在自我复制中法被阻止;四是如果AI比人类创造者更聪明,它能绕开现有的预防措施。作者认为,由于AI是在深度整合的经济系统中出现,迈向超级智能的每一步都需要市场的验证,比较终它所反映的就是我们的价值观。在某种意义上,它就是我们自己。作者相信,通过AI现“进化”的人类,将拥有更强的同理心与道德感。因为,在一个AI的力量广泛分布的世界,它反映的是全人类的价值观。除了先天优势,AI智能客服本身的产品属性也极为高端,在市场竞争中才能保持不败。BetterYeah,国内顶尖的一站式AI智能体(Agent)构建平台,集成全网最新多模态大模型和独家知识库RAG算法,支持工作流、数据库及插件集成,全面增强 AI Agent能力,企业可以通过prompt编排的方式零代码开发智能体。https://www.betteryeah.com/blog/how-to-choose-the-best-ecommerce-ai-customer-service-to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企业-源杭丝绵类有限公司

GMT+8, 2024-12-25 09:59 , Processed in 0.14738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