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回复: 0

关于紫光集团重组终于尘埃落定!赵伟国退场,前中芯国际高管接棒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0

回帖

5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41497
发表于 2025-1-29 16: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紫光集团发布公告,宣布紫光集团质合并重整交割顺利完成。SIP中继的相关问题可以到网站了解下,我们是业内领域专业的平台,您如果有需要可以咨询,相信可以帮到您,值得您的信赖!https://www.siptrunk.cn/




磕磕绊绊,历时近一年的紫光集团重整终于进入了收官阶段。

昨日下午,紫光集团及下属发布公告称,紫光集团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重整计划》的约定,完成了股权及新任董事、监事、总经理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两家原股东清华控股有限及北京健坤投资集团有限全部退出,创业战略投资人“智路建广联合体”设立的控股平台北京智广芯控股有限(以下简称“智广芯控股”)承接紫光集团的100%股权,紫光集团股权顺利完成交割,标志着司法重整执行阶段的工作全面进入收官环节,紫光集团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此外,股东智广芯控股作出决定,委派李滨、夏小禹、陈杰、胡冬辉、马宁辉为第五届董事会董事,委派邵建军、谈正兴为股东监事,任期自本股东决定作出之日起生效。

昨日,紫光集团第五届董事会还召开了2022年首次会议,选举李滨担任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自本次董事会审议批准之日起生效;并聘任李滨兼任总经理。同时,原董事长赵伟国不再担任董事长职务。

紫光重整的前因后果

对于这一次债务危机所导致的司法重整,紫光集团的官方评价是“从开始到收官仅用时1年零8个月,其过程可谓思路清晰、环环相扣、稳扎稳打、推进有序”,其还写道,紫光集团司法重整案创造了我国《破产法》施以来,千亿级企业重整效率比较高、效果比较优、清偿率比较高、满意度比较佳、遴选机制比较完善“五个比较”的空前记录。

论如何,这家背负“清华之光”号的老牌校企终于结束了动荡,得以带着技术、人才与品牌积累踏踏地继续征战集成电路赛场。

众所周知,紫光集团是国内比较大的高科技产业集团之一,也是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集成电路领军企业,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以集成电路为主导,从“芯”到“云”的高科技产业生态链,旗下拥有多家上市或控股,比如紫光股份、紫光国微、紫光展锐、长江存储等,涉及芯片、存储、安全、云计算等多个领域。

然而,其发展过程也经历过数次波折。

2000年前后,紫光陷入业务多元化的泥潭,从B端跨越C端,并打造出紫光华宇输入法和紫光U盘等颇具竞争力的产品,却也先后没落。之后,紫光集团成为古汉集团的首大股东,并将所持有的大部分紫光股份股份转给了清华控股,这一度让紫光集团的主业变得模糊。

2022年,紫光集团曾引入另一家国企首旅集团和民企旺达集团作为创业战略股东。但是,这并没有帮助其扭转颓势,甚至一度发不出工资。

202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曾任职于紫光集团、自主创业成功的赵伟国被委任紫光集团CEO。同时,赵伟国旗下的健坤投资成为紫光集团创业战略股东,首旅集团和旺达集团则退出。

随后,自2022年开始,赵伟国就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收购与合资,揭开“紫光帝国”策马奔的序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今天的局面埋下了伏笔。

2022年,紫光斥资178亿美元收购在美国退市的手机芯片展讯通信,进军芯片产业。随即又在2022年,以91亿美元收购另一家从美国退市的手机芯片锐迪科,并将两家打包合并成立了紫光展锐,使其一跃成为继高通、联发科之后的全球第大手机芯片,时至今日的市场占有率仍在全球前列。

2022年5月,紫光以25亿美元收购华51%的股权,获得华的控股权,并将其整合为“新华”;2022年7月,传紫光意图出资230亿美元收购美光,但被美国禁止。10月,紫光准备出资38亿美元收购西部数据15%股权,成为西部数据首大股东。

2022年7月,紫光集团还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湖北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共同出资组建“长江存储”,负责施存储器基地项目。其中,紫光集团占股5104%。

除了频繁的并购之外,紫光集团还斥巨资在国内建厂。据不完全统计,紫光集团在武汉的存储项目总投资240亿美元,在成都的存储项目总投资也达240亿美元,在南京的集成电路基地(一期)项目投资额105亿美元、整个项目总投资预期高达300亿美元,在广州芯片制造基地的计划投资在报道中高达1000亿人民币。

急剧扩张的背后,隐患也在慢慢积累,时任董事长的赵伟国也嗅到了危机,他曾公开表示,“我们这些年很多企业出问题,是因为野心过度膨胀,认为自己所不能,而且相信运气会再次发生,其自己的能力、边界没那么远,运气也没有那么好…”

前悔不可追,还是难逃一劫。2022年11月,紫光集团由于长期序收购扩张、短贷长投,爆发严重债务危机。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紫光集团总负债规模达到2029亿元,相比2022年底增长约44倍。其中,超过半数为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和一年以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达79428亿元。

在紫光集团资不抵债的情况下,2022年7月16日,北京一中院根据债权人申请,依法裁定紫光集团进入司法重整,指定专门工作团队为班底组建清算组担任管理人。

赵伟国退场,管理层“大换血”

2022年12月10日,历经多轮竞争性选拔,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和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作为牵头方组成的“智路建广联合体”中选紫光集团重整创业战略投资人。12月13日,清算组管理人与智路建广正式签署投资协议,并公布了方案。

根据方案,创业战略投资人采用“存续式”重整模式,紫光集团多年积累的产业布局和核心技术得以完整保留;同意支付600亿元现金全部用于清偿债务,还拿出紫光集团下属家上市市值230亿元的流通股票按市价抵债,比较后安排剩余部分留债延期清偿;债权人按需求选择种清偿方案,获得了95%-100%的超高清偿率,现利益比较大化。

而就在2天后,12月15日晚间,紫光集团的第二大股东、由赵伟国际控制的北京健坤投资集团有限(以下简称健坤集团)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关于紫光集团重整引进战投过程中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的公开声明》。



该声明表示,由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和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作为牵头方组成的联合体为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质合并重整创业战略投资者的重整方案,将直接造成当期73419亿(未来价值数千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

而73419亿这个数字从何而来呢

紫光集团重整主体持有的长江存储、紫光联盛等众多资产被低评了53019亿元,同时所持的紫光股份、紫光国微、学大教育这家上市股票总市值,自评估基准日(2022年6月30日)至抵债作价基准日(2022年11月15日),按20个交易日收盘均价口径,以上只上市股票在此期间就合计增长了204亿元,再加上被低评的53019亿元,即使得整体资产合计被低评了73419亿元。

对此,紫光集团管理人也于次日晚间在发布了声明——就健坤集团和赵伟国个人散布不信息,企图干扰并影响紫光集团司法重整工作进程,管理人坚决反对,并将采取措施依法追究相关个人和单位法律责任。

这一场闹剧终究只是插曲,并未真正影响到紫光集团重整。如今,赵伟国也黯然退场,紫光集团保留了其产业布局与核心技术,只不过易主换将,指挥棒交到了李滨手中。



据介绍,李滨同样也是“清华系”,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曾创立多家信息技术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并成功与大型企业集团并购。值得一提的是,李滨还曾任中芯国际高管、安世半导体(半导体标准产品企业)董事长,并主导多起过百亿元的大型半导体及核心技术产业的跨境并购投资与投后管理。

亮眼的履历昭示着其在半导体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深厚积累,而李滨又能否带领紫光集团开创集成电路市场的新世代呢答案只能交给时间来验证。

参考资料:

1《变数横生!紫光遭董事长举报,重整方案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物联智库

2《传阿里拟500亿投资紫光股份,能否盘活超2000亿负债的紫光》,物联智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企业-源杭丝绵类有限公司

GMT+8, 2025-5-25 15:28 , Processed in 0.0654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